顺德进出口商会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平贸易服务平台
公平贸易服务平台
 
全球进入贸易保护时代?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后,其在经贸领域作出的包括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决定,以及在公开场合发表的一系列言论等,都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全球都在关注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最新动向,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多边合作机构,也少见地将一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上升至影响全球贸易的水平,直言不讳地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倾向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在刚刚于意大利巴里结束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尽管会中传出的消息显示,G7领导人警告美国方面勿破坏全球贸易和金融共识,可最终发布的G7公报草案仍回避了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措辞,只是强调“致力于加强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令人联想起了3月在德国巴登巴登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最后公布的公报中同样回避了“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表述。难道,这位美国新任总统真的将全球带入了“贸易保护时代”?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苏庆义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 周密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于鹏

Q1、如何看待近期美国突然宣布对加拿大支柱产业软木材征收最高达24%的反倾销税一案?此案会否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影响?

苏庆义:这次美国对加拿大相关产品征收高额反补贴税可以算的上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的贸易保护措施,是美加之间的贸易摩擦。

由于目前此案仅限于双边范畴,所以考虑其会对全球贸易格局构成多大的影响言之尚早。历史上曾触发全球贸易动荡的案例不多,比如上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法案大幅提高关税,引发其他国家争相提高关税,在全球范围内触发了贸易战。上世纪80年代,美国针对日本产品的限制也引发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巨大动荡。而目前绝大部分案例还属于贸易摩擦或贸易争端,即使是逐渐开始吹捧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其贸易保护政策也都利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很少出现明显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情况。

白明:在单项贸易中,美国对别国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例非常多,如果只就对加拿大软木材征收24%的反倾销税这一案例来看,应该属于贸易纠纷的范畴,还不会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多大的影响。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三国之间进出口的绝大多数商品实行免税,自由流动,而美国在自贸区内对加拿大商品征收反倾销税,这种情况确实很少见。可能的情况是,这种商品在自贸协定中是例外商品,或是有限开放的商品,抑或是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软木材的竞争力较强,对美国同行的冲击较大。

此外,即使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是自贸区成员国,但相互之间也存在广泛的竞争。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对自贸区存在异议,要求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NAFTA)。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自贸区内的其他成员征收反倾销税,在很大程度上与NAFTA可能重新谈判有关系,是为谈判增加筹码。

NAFTA的红利已释放了20多年,目前其对美国的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特朗普现在要求重新谈判,按照他的思路,重新达成的NAFTA将是比现在有所降级的自贸协定。特朗普想要为NAFTA这桌盛宴重设菜单,重新开价,重新买单,这是一个重新博弈的过程。这与提议建美墨边境墙、对墨征收关税等举措一样,都在显示特朗普“美国第一”的理念。

周密:美加之间软木材贸易长期以来都存在摩擦,此举应是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理念在贸易领域增强进攻性的表现,但都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在现有国际协议授权范围内采取的行为。

于鹏: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软木出口国,且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出口量的一半以上销往美国。而美国同时也是软木生产大国。软木贸易一向是美加两国的贸易争议焦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之间就软木产业曾有过四轮贸易纠纷。因此,软木争端是美国和加拿大持续的产业争端,而非特朗普上台以后新出现的问题。

美国对加拿大软木行业征收反补贴税不是首次,2001~2006年,美国曾对加拿大软木征收18.79%的反补贴税和8.43%的反倾销税。此次美国对加拿大软木采取的措施可能是为即将开始的《加美软木贸易协定》谈判增加筹码,也是为重新谈判NAFTA打下基础。美国目前的贸易政策还未达到引发全球贸易格局动荡的程度,但应警惕持续增加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Q2、美国在贸易领域动作频频会否令全球贸易体系出现混乱,并阻碍世界贸易组织对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2.4%预期的实现?

苏庆义:美国目前的贸易保护措施并不会使全球贸易体系出现混乱。只要不发生全球范围的贸易战,或主要大国间不发生贸易战,全球贸易体系就不会混乱。而美国也很难发动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战,最大的可能是增加双边贸易摩擦,引发更大范围的贸易摩擦。另外一种导致全球贸易体系混乱的可能是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组织,使得国际贸易治理出现权力真空,引发目前的国际贸易秩序出现混乱。但是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大放阙词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但是其退出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全球贸易体系出现混乱的可能性也很小。

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贸易增长的预测应该考虑了目前的贸易保护因素。但是如果美国额外推出许多贸易保护措施,而且引发世界范围的贸易保护效仿,确实会对全球贸易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白明:美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确实会对全球贸易发展产生负面作用,但美国目前采取的措施尚未偏离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因此还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贸易的发展态势,世界贸易组织对2017年全球贸易的增长预期也有望实现。

周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贸易的复苏的确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当前美国采取的措施尚未脱离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因此对全球贸易的负面影响还不大。但是,如果全球主要贸易国之间实施连锁性的贸易救济措施,则可能会对全球贸易产生较大的冲击,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增速目标将无法实现。

于鹏:美国近来的政策和表态最大的威胁是给全球贸易和投资带来不确定的预期。而不确定性增加将降低投资活跃度,减少贸易活动。但是,追随美国贸易政策的国家仍然较少,全球经济一体化仍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全球贸易秩序不会因为美国等个别国家的关税、贸易协议的改变而出现混乱,仍会遵循其内在逻辑运行。目前来看,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从最初的激进和轻率到现在趋向务实和缓和,全球贸易秩序总体可控的趋势更加明朗。

Q3、除加拿大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以来,还多次表达了对中国和墨西哥经贸合作的关注。如今有美加摩擦在先,后期中墨是否需要在对美贸易合作方面更加留心?

苏庆义: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有自己的节奏,能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和论证推出针对某些国家的相关措施,美国当然也可能会推出针对墨西哥和中国相关产品的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因为不只是特朗普执政以来,实际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就是全球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最多的国家。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美国从2008年~2016年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平均每4天就有一项贸易保护措施出台。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以及胜选、执政后,对墨西哥和中国发表的相关言论已表明这两个国家都是特朗普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只不过特朗普声称的对墨西哥修墙、对中国货币操纵的定性或征收高关税等,实施起来都比较困难。况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后,中美之间还达成制定“百日计划”的共识,为新形势下中美贸易合作开了个好头。

白明:实际上,一开始中国已被卷入与美国的贸易纠纷中了,美国最开始宣称要将中国作为汇率操纵国、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边境税等行为都是中美贸易纠纷的体现。

但是,中国政府应对得当。5月25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全面梳理了中美经贸关系,阐明了中方对两国经贸合作的立场和观点,揭示了双边经贸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认为中美双方应当妥善处理矛盾,管控分歧,扩大务实合作,丰富中美经贸关系内涵,造福两国人民。习近平在4月访美期间强调:“中美两国关系好,不仅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世界也有利。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在随后达成的制定“百日计划”共识中,中美双方互有让步,美国不再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共同努力促进中美经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在此背景下,相信未来中国与美国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墨西哥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出口结构都缺乏与美国抗衡的能力,因此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不占优势,未来遭遇贸易纠纷的可能性也更大。

周密:与中国相比,北美自贸区的经济和市场整合程度更高,政策传导影响更为直接,墨西哥也承受了边境墙和关税等压力。中国今年以来也连续受到美国贸易救济措施的影响。不过好在中美高层就经贸问题所付出的努力有效回应了双方关切,降低了爆发贸易战的概率。

于鹏:特朗普自竞选开始就对中国的贸易政策、金融政策进行了种种指责,宣称要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并批评中国夺走了美国的工作岗位,以及将对中国产品征收45%的关税,但这些并未兑现。特朗普采取的是试探性的、投石问路的策略,给对方施加压力,为争取更多实际利益做铺垫,并非都会执行。

中国对美国政策的关注更多地要“听其言,观其行”。4月6日~7日,习近平与特朗普的会面,体现了双方对中美关系的重视。通过会面,双方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也增加了新的对话机制,沟通更加顺畅。双方确立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议程,启动一个经贸谈判的“百日计划”,将有可能在中美经贸问题上实现突破。由此,中美双方对经贸分歧均有所克制,美国重新回归到对华政策的正轨上来。

至于美墨之间,特朗普宣称将在美墨边界修建隔离墙,并对墨西哥收取高额边境税。这一表态遭到了墨西哥日益强烈的反对和抵抗。而特朗普随后态度缓和也是其认识到墨西哥双边贸易关系密切,美国不可能完全孤立和脱离墨西哥,并希望为之后的NAFTA谈判留有空间。

Q4、美国“主动出击”的贸易政策能否根治美国经济贸易失衡的局面?

苏庆义:贸易保护政策并不能改善美国贸易失衡的情况,或者说效果很小。假设贸易保护政策能改善美国贸易失衡的局面,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即美国的贸易自由化或低关税是造成其贸易失衡的原因。但现实并非如此,一个浅显的证明是,并不是所有低关税的发达经济体都有严重的贸易失衡。这说明,美国贸易失衡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实际上美国贸易失衡更多是结构性原因,和其自身消费储蓄结构有关系。而除结构性原因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以使其长期维持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但是美国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美元是最大的国际储备货币。所以,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美国长期的严重贸易逆差的必要条件和根本支撑因素。如果上述情况得不到改善,美国的贸易失衡问题不会解决。

白明:美国近期推行的一系列贸易政策在短期内、在一定范围内能对增加美国相关产业的收益起到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并不能彻底改变美国贸易失衡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美国所谓的“贸易失衡”是需要细究的。以中美经贸为例,中美贸易差额较大就有将中国转口贸易也计算在内的因素。另外,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则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产品附加值、实际利润收益上存在差异,并不能简单地以贸易额这一项笼统的数据判定是否存在贸易失衡。

再者,美国如果一味地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自身也是一种伤害,美国也会为之付出代价。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为例,其中一大部分是美国品牌在中国的加工厂生产的,如果对中国实行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也将伤及美国企业的利益。

周密: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贸易失衡事实上正是各市场主体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形成全球网络的结果,美国的跨国公司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这种全球产业分工和布局,而且从中获得了持续的利益。如果改变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将使得美国企业利益受损,并不符合其需求。另外,仅仅通过一国贸易政策是难以改变产业的全球布局的。

于鹏:美国的贸易政策短期有可能会使贸易失衡问题有所改观,比如将在墨西哥的投资重新拉回美国,减少加拿大对美国软木出口,以减少美国逆差。但是,若长此以往,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只会令自身更加孤立,与主流国际经济脱轨,而无助于改善美国的经济贸易失衡状况。美国的贸易伙伴可能将目光投向其他贸易伙伴,如墨西哥加强与南美国家的贸易联系,加拿大更加倚重和开拓亚洲市场等。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